Lesson 21 赵孟頫《洛神赋》

Lesson 21 赵孟頫《洛神赋》

赵孟頫(1254-1322南宋宝祐二年生,元英宗至治二年卒,享年六十八岁。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人称赵吴兴。为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十世孙,历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学士,封荣禄大夫,故世又称赵学士、赵承旨、赵集贤、赵荣禄。卒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故后世也称其为赵魏国、赵文敏。

赵孟頫(1254-1322南宋宝祐二年生,元英宗至治二年卒,享年六十八岁。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人称赵吴兴。为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十世孙,历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学士,封荣禄大夫,故世又称赵学士、赵承旨、赵集贤、赵荣禄。卒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故后世也称其为赵魏国、赵文敏。

赵孟頫作为宋宗室后裔,自五岁开始学习书法。明代宋潜溪(濂)曾对赵孟頫书法师承概括如下:“盖公之字法凡屡变,初临思陵,后取则钟繇及羲、献,末复留意李北海。”他根据赵孟頫书法的不断变化将赵孟頫一生取法历程简单的划分为三个阶段,他阐述赵孟頫初学宋高宗,继而取法钟元常和二王,最后追踪李北海。
赵孟頫早期学赵构书法,人谓“擅出蓝之誉”,应该是可信的。赵孟頫曾自言,五岁开始学习书法,不过就是和其他人一样随意学之,意想不到的是被人拿去竟还换到钱。赵孟頫二十四岁时完成的《书画合卷》,“字近思陵体,而笔无停机,有大风撼毫之态”。赵文敏还曾在宋高宗所书《孝经》后跋:“至于圣翰,沉潜展玩,留心多矣”。由此可知赵孟頫早期于宋高宗用功之深非同一般。宋高宗书用笔沉稳,平生酷爱王羲之书,他的书艺书评在宋代诸帝王中可堪称第一,赵孟頫作为宗室后裔学习宋高宗书法也在情理之中。
赵孟頫不仅在各个阶段有着明确的主攻方向,而且同时广泛探索取法各家。除赵构、王羲之、王献之、智永、李邕之外,书史上历来有较高成就的书家,赵孟頫几乎都曾一一研究临仿过。他曾自谓以钟繇笔法为鲜于伯几的父亲写墓石,学习褚登善《孟法师碑》,还有《临褚河南枯树赋》传世,董其昌更称亲眼见到过赵孟頫所作米书,称其甚得米芾之法。赵孟頫认为学习书法并不是每天都有进步,有时就算用功到废寝忘食也很难有所收获,此时若想有所突破最好的莫过于观赏古代名家真迹,而赵在见到苏轼《醉翁亭记》后跋:“余见此,岂止一倍而己。”可见赵于苏轼、米芾也曾用功。元代柳贯也在赵文敏帖后记录过亲见赵孟頫背临颜、柳、徐、李等十三家法帖转折向背无不绝似的盛况,由此亦可看出赵孟頫学书取法之广泛。此外,赵文敏篆宗李斯,隶学梁鹄,章草学索靖、萧子云。在名家、真迹之余赵孟頫对北魏碑版等也有借鉴,如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就有着明显的六朝北碑的影响,这些无不体现着赵孟頫广采博收,熔冶百家的学习精神。
《洛神赋》是赵孟頫行书的代表作品,观其用笔流利精熟、温润闲雅、圆润灵秀,深得“二王”遗意,以楷法入行,点画浑厚,提按分明,转折处多圆转,与魏晋笔法一脉相承。赵孟頫学书在于玩味古人法帖,深入字的内在,考究用笔之意。他的笔法融合晋、唐、宋,不仅继承了唐人严谨的法度,而且汲取了晋人潇散的气韵,用笔不为“法度”束缚,从而超越前人。此外他还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的理论,他首先指出学习古人法帖的目的在于通晓“用笔之意”,继而明确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把“用笔”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洛神赋》结体严谨,端正匀称,字形略扁,字势优美潇洒,清俊遒媚而内含风骨。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问,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可以看出《洛神赋》虽然出入二王之问,但是已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洛神赋》在章法布局上疏朗匀称、和谐中正、力追古法,用墨刚柔相济、左右映带、上下呼应、气脉连贯、时而轻柔婉约,时而浓墨重笔。《洛神赋》纵有行、横无列,粗细、浓淡的变化丰富,观其全篇和谐统一,没有任何突兀的感觉,呈现出庙堂气息,整齐规范,融合各家,雍容典雅,温润平和。由此可以看出赵孟頫追求“中和”审美理想。
鲁迅先生指出,中国的汉字“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赵孟頫所书的《洛神赋》其形式和内容是相互和谐一致的,他运用娴熟的书法技巧和对魏晋的向往之心,使《洛神赋》的内容和意境得到进一步的感染与升华。赵孟頫在《洛神赋》中使书法美与文学美相互协调和统一。

高清原图下载链接地址:元 赵孟頫 洛神赋 纸本 29.5x192   文件大小:645MB